红色教育

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现场教学点

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现场教学点

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枣园革命旧址现有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旧居,“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中央医务所,幸福渠等景点。枣园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景色秀丽,环境清幽。枣园已成为全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终年游客不断。

王家坪革命旧址

王家坪位于宝塔区西北约4公里处,19371月至1947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司令部(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同志和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负责同志住过的地方。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领导解放区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王家坪革命旧址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为政治部,北院为司令部。194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团由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周恩来、王稼祥组成,军委实际工作由主席团办理。19458月,由毛泽东等11人组成新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军委主席是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刘少奇兼任军委总政治部主任,彭德怀兼任军委总参谋长。军委秘书长和中央办公厅主任由杨尚昆担任。在此期间,毛泽东发表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重要文章。朱德为七大起草了《论解决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撰写了《中国共产党与军事战争》《克服困难、向前迈进》等文章,194745月在《解放日报》发表了著名散文《母亲的回忆》。

凤凰山革命旧址

凤凰山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脚下。19371月至193811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是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在此居住期间,毛泽东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反对自由主义》等著作。19381120日,日本侵略军飞机首次轰炸延安,延安旧城受到严重毀坏。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等领导同志随即迁往延安城西北的杨家岭。

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193811月到1947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423日至62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七大”选举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从此,毛泽东一直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共也成为仅次于苏共的世界第二大党。七大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1943年,毛泽东等领导人又从这里陆续搬往枣园。毛泽东在此期间,写下了《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光辉著作。此地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期间发生了不少有影响的事件。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旧址

为了保护毛泽东、保卫延安,集中统一陕甘宁、晋绥两个区域的军事指挥权,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并任命贺龙为司令员。下辖八路军第一二0师、留守兵团、晋绥军区部队和陕甘宁边区保安队以及炮兵团等部。陕甘宁晋缓联防军隶属中共中央军委和中共西北中央局,下辖晋绥军区及其所属军分区,旧址位于延安北现在延安中学校园。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大学(简称“抗大”)纪念馆,位于延安市北二道街原抗大旧址,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历史业绩而建的一个专题性纪念馆。隶属于延安市文物局。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于193661日正式成立,始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次年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长林彪,副校长徐向前、刘伯承、罗瑞卿、滕代远、何长工、彭绍辉。总校长先后办学8期,并在全国创建了12所分校、5所陆军中学和一所附设中学,培养了十几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纪念馆总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其中展厅占1200平方米。分为六个单元两个展室,共展出馆藏文物、新政集文物162件,珍贵历史文献、照片和丰富的图表资料445幅。运用半景画、场景复原和仿真雕塑等艺术手法和高科技、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手段,集声、光、电为一体,向观众全面展示了抗大的历史风貌,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抗大的战斗历程和辉煌业绩。

南泥湾革命旧址和大生产展览馆

南泥湾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方圆百里。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所以,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在短短的三年内,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现在,南泥湾供游人参观的有当年开垦的大片梯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毛泽东同志视察南泥湾时的旧居,九龙泉和烈士纪念碑,九龙泉和红楼等革命遗址。其中“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通过实物、图片详细介绍了当年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经过。

 

咨询热线 0398-2938168 咨询热线 周老师:18639887912

微信搜索:三门峡普惠教育

扫一扫官方微信